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7,378.27万元,同比增加34.9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149.81万元,同比增加27.57%。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074,674.82万元,较期初增加24.2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67,377.52万元,较期初增长34.75%。
公司在稳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发新客户,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2023年度新增定点项目总数为319项,具体新项目情况如下:
在研项目18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6项;新增量产项目89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8项;新增定点项目13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45项。
在研项目49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7项;新增量产项目49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2项;新增定点项目3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3项。
①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在研项目65项,其中新能源车型43项;新增量产项目3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8项;新增定点项目4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33项。
②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在研项目1项;新增量产项目6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项;新增定点项目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2项。
①线控制动系统(WCBS):在研项目66项,其中新能源车型49项;新增量产项目25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8项;新增定点项目50项,其中新能源车型42项。
②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研项目1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4项;新增量产项目11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项;新增定点项目17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
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在研项目13项,其中新能源车型9项,新增量产项目12项,其中新能源车型6项,新增定点项目8项,其中新能源车型7项。
②机械转向器(MSG):在研项目12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新增量产项目12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新增定点项目11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
③机械转向管柱:在研项目8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新增量产项目4项,其中新能源车型1项,新增定点项目10项,其中新能源车型5项。
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推进新产品研发及量产交付。WCBS完成系统架构、技术途径的策划;WCBS1.5技术平台完成设计、开发及性能测试,;前湿后干技术方案获得客户认可;固定钳完成开发和投产;四轮EHC产品及大缸径EPB完成开发及投产;EMB开发项目获得客户好评。
公司依据在手订单情况,结合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预判及公司国际化业务布局,持续加快产能建设,截止2023年12月,主要产能布局情况如下:
2017年以前,全球汽车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2010年至2017年,全球汽车年销量从7,497万辆增长到9,56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018年以来,受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不振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全球汽车产销量5年来首次下降,并延续至2020年。在三年的持续下滑后,2021年全球汽车产销量转向增长。全球汽车产量由2020年的7,762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8,50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6%。预计随全球经济发展及整体消费需求的增长,汽车行业产销量情况有望进一步回暖。2010年至2022年全球汽车产销量情况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领跑世界,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汽车产销量快速增加,分别从2010年的1,826万辆和1,806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3,016万辆和3,009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93%及4.01%。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部分大城市实施限购以及共享用车模式的兴起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增速曾出现下滑。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刚性需求导致的汽车保有量增长仍将长期存在,我国汽车行业仍具有增长的空间。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还处于较低水平,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2021年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带动以及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拉动下,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开始呈现复苏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达到历史峰值,增长态势表现良好。
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渐成熟,从上游的电池原材料、中游的电池制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到下游的整车制造、充电设施建设及售后服务等,整个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在全球亦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24.2万辆、136.6万辆、354.5万辆、705.8万辆及958.7万辆,销量分别为120.6万辆、136.7万辆、
汽车面临能源、环境、交通与安全等多方面压力,而智能汽车则能够使汽车行驶更加安全、运行更加高效。随着网络技术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进步,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各家厂商未来技术规划的重点之一。智能汽车已经被赋予新的定义——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计算机、现代传感器、信息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最终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并将智能汽车划分为辅助驾驶、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四个阶段。工信部进一步发文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将在以下几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一是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二是装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三是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等。2022年11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准入试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提出了一系列规划和指导要求,进一步推进了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
在市场需求、技术升级及政策推动的多重驱动下,自动驾驶正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佐思汽研数据,2023年1-6月,中国搭载L2以上ADAS功能乘用车销量为403.8万辆,同比增长42.1%;渗透率为43.6%,较上年同期增加11.62个百分点。同时,自动驾驶领域市场参与者众多,包括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及科技公司等,各类玩家结合自身定位和能力优势,以不同发展思路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完善。
国家燃耗与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根据工信部2014年12月发布、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2014)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2014),汽车的CO2排放标准将从2015年
155g/km降到2020年的112g/km,降低幅度高达28%。国家对于国内乘用车企业燃料消耗也将从2015年的6.9L/100km降到2020年的5.0L/100km,降幅高达27%。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单纯依靠设计优化已经无法满足减排要求,轻量化成为主要的减排方式之一。
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技术途径有两个方向:一是合理优化结构设计,二是采用新材料。《中国制造2025》强调汽车轻量化重点工作领域包含推广应用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塑料及非金属复合材料等整车轻量化材料和车身轻量化、底盘轻量化、动力系统以及核心部件的轻量化设计。由于铝合金的金属性能优越,加工工艺成熟,是短期内最有可能大规模使用的轻质材料。目前汽车铸铝件以压力铸造为主,主要用于动力总成、底盘轮毂与车身的连接件等,在汽车零部件中的渗透率将不断提高,其中汽车制动系统产品中应用铸铝件的主要为转向节及卡钳。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汽车工业产业链较长,涉及的零部件众多。从零部件的用途角度来看,可分为发动机部件、传动系部件、底盘系部件、制动系部件、转向系部件、行驶系部件、点火系部件、燃料系部件、冷却系部件、润滑系部件、电气仪表系部件等。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可分为发动机及动力总成系统、底盘系统、车身及内外饰系统、电子电器以及通用件等多个领域,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新增电气动力系统、智能座舱、尊龙人生就是博d88智能驾驶等新领域。每个零部件均有对应的生产厂商,因此汽车零部件公司数量较多,一辆汽车的制造会涉及成百上千家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既位于汽车制造业的上游,为整车提供配套,同时又位于汽车制造业的下游,是汽车售后维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息息相关。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在“八五”、“九五”期间,通过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引进、改造,与整车制造商分离,并通过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内形成了一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国际品牌汽车整车厂全球采购体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国际采购商加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力度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汽车强国的零部件产业与汽车工业基本同步发展,甚至超前于汽车工业,与之不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整体滞后于整车工业。为推动行业发展,我国政府于2004年和2009年先后出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强调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及零部件产品出口等,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在汽车工业的推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高速发展。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整车和零部件比例接近1:1,相较汽车工业发达国家1:1.7的整零比例,我国零部件产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依托我国原材料、人力成本等优势以及产业转移浪潮,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随着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国已逐渐由第三世界国家市场转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总体来看,中国部分零部件产品已经纳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在全球汽车产品市场逐步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已经从2015年的468.15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810.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16%。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和销售体系,但整体来看,我国零部件行业生产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国际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则基本已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但同时也在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不同环节分工的不断推进、演变造就了汽车行业的专业化分工。随着汽车产业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产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不断细化和深化。一个汽车产品是由多家企业完成,每家企业各自提供某种工艺或某种技术性服务。汽车产品全过程专业化分工的生产体系,有力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变革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一级、二级、等专业化零部件供应商数量显著增加,专业化产业链实现大延伸。
行业地位方面,过去零部件企业在汽车产业链中处于从属地位,主要是为整车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但随着汽车行业战略格局的调整,以及全球化采购的推进,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模式不断趋于专业化。整车企业将致力于整车开发及装配技术、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生产,并将以往内部完成的大量生产和研发活动委托给零部件厂商;零部件企业则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全球同类企业的需要。
零部件企业接替整车企业转移出来的生产和研发任务,使得零部件厂商在整车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得以越来越深地介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来样或来图加工,而是要承担产品设计、制造、检验、质量保证、及时供货以及市场服务的全部责任。因此,具备研发、生产、装配能力并且具有良好信誉的零部件供应商才能成为整车厂商的一级配套供应商,零部件企业只能成为二级或更低级别的供应商。
零部件产品的水平是在和整车的互动中逐步提高的。国内长安汽车、长城汽车(601633)、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北京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600006)、比亚迪(002594)、江淮汽车(600418)等具备了一定规模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和零部件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就为带动我国零部件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范围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超千万辆。共销售1,125.6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提升至51.84%。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443.83万辆、369.45万辆、172.32万辆、32.47万辆和7.78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44%、17.01%、7.94%、1.50%和0.36%。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自主品牌企业。在这些企业的努力下,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竞争力逐渐提升,市场份额也逐年提高。
在享受十余年行业高增长红利后,整车厂间的竞争正在进入新的阶段,行业步入集中度加速提升期,部分自主零部件供应商有望绑定优质整车厂客户共振崛起。由于汽车零部件基本都是专用件,所以整车厂在开发新品时要与零部件供应商进行同步开发,两者间是长期合作关系。产品的开发和验证过程很漫长,一般是2-3年的时间,整车厂切换供应商面临的质量风险较大,因此一旦进入采购体系后,整零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稳定性很强,并在此过程中带动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崛起。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汽车制动系统、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汽车转向系统业务领域,现公司具备机械制动系统产品、机械转向系统产品和智能电控系统产品的自主正向开发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外现行有效专利共计391项,其中发明专利84项;公司申请的“应用于机动车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其辅助起步方法”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范围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同时在欧盟成员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典完成专利注册。公司技术中心于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同年3月,所属试验检测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认证。公司还拥有安徽省汽车安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研究院、芜湖市重点研发平台等多个研发机构,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2年,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023年度,公司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奖”,荣获芜湖市民营企业“优秀企业”荣誉,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再次成功入选“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企业。公司线控制动系统(WCBS)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公司“前湿后干线控制动系统”荣获第八届中国汽车铃轩奖前瞻底盘与轮胎类金奖。
国际及合资客户:通用汽车、上汽通用、长安福特、沃尔沃、江铃福特、江铃雷诺、东风日产、Steantis、马恒达、福特汽车、TATA、Rebuid等。
国内客户:奇瑞、吉利、长安、上汽、北汽集团、东风集团、广汽集团、江淮、长城、比亚迪、一汽红旗、理想、蔚来、小鹏、赛力斯(601127)、长安深蓝、长安凯程、零跑等。
公司为汽车零部件产品一级供应商,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汽车主机厂商,上游为各汽车零部件二级/供应商、以及钢铁、铝锭等原材料供应商。
公司主要采用同步研发模式与各主机厂客户开展合作。生产方面按照分工及就近供货的原则安排公司本部及各分/子公司组织生产。公司主要面向主机厂客户直接销售汽车零部件产品。
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722,079.06万元,其中智能电控产品销量3,722,849套,销量同比增长48.93%;盘式制动器销量2,847,712套,销量同比增长26.55%;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10,190,465件,销量同比增长31.32%。机械转向产品销量2,332,547套。
公司已建立完整、自主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体系,并持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与业务领域延展,实现了对汽车制动系统、汽车转向系统、轻量化零部件、智能驾驶系统的业务布局,在全球建有14个制造基地和7个研发中心,拥有底盘制动全系列产品尖端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品自主研发、匹配验证到产品量产的全过程能力。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汽车整车企业提供一流的汽车底盘系统产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公司在汽车机械制动产品、电控制动产品、汽车智能驾驶产品和轻量化零部件领域已取得领先的技术优势,掌握了底盘制动系统全系列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成熟稳定的量产能力。2022年上半年,通过收购万达转向,伯特利产品拓宽至转向领域,公司汽车底盘系统产品结构逐步完善、产品线、产品技术的持续创新,成就卓越的客户价值
公司在机械制动产品、智能电控产品和机械转向产品方面均具备自主正向开发能力,可根据客户整车需求设计出相应的配套产品,具有协同客户同步开发、同步设计的能力。同时,公司具有较强的系统开发能力,不仅能够实现制动零部件的配套,还能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产品成本和性能方面极具市场竞争优势。公司致力于整车制动系统设计和产品架构的持续创新,拥有近20年制动系统量产经验,从机械制动产品到电控制动产品EPB、ABS、ESC等,技术上开放协作,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升级换代的安全系统方案。2021年,伴随WCBS产品的量产,伯特利成为国内首家发布并量产ONE-BOX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企业。在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上,伯特利“线中国汽车供应链优秀创新成果奖,获得行业广泛认可。
公司持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新一代线控制动系统产品WCBS2.0及EMB的产业化,稳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的领先优势。同时,也将在EPB已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及车型应用案例的基础上,持续在EPB新项目研发及新技术迭代上进行投入。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领域,我们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展产品品类,如副车架、铸铝卡钳、轮房等,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转向产品方面,我们将持续推进电控转向产品的研发,并逐步实现向线控转向系统进阶。在智能驾驶领域,我们将积极推广已有的L2及L2+级别ADAS产品的商业化,并在行泊一体化域、高精地图、智能算法等方面展开研发。
公司核心零配件全部自主生产,非核心零配件部分自主生产、部分对外采购。核心零配件自主生产,既可以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又能够控制核心零配件的生产成本;自主生产部分零配件,使得公司能够掌握对外采购零配件的生产工艺及成本构成,从而在采购议价方面更具优势。而对外采购部分非核心零配件,能够使得公司将更多资源投入附加值更高的核心零配件及总成产品的生产。在生产方面,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模式(TPS),以准时化(JIT)方式组织生产,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并在产品生产布局上坚持专业化及就近供货的原则,让分布在境内的安徽芜湖、山东威海、河北唐山、四川遂宁、浙江杭州、浙江长兴及上海等地的公司本部、各分公司和子公司能够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同时,随着全球化布局,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公司在美国、墨西哥等国家也同步布局了海外研发和生产基地。另外,公司持续在原材料采购、存货管理、物流运输及供货等方面加强管理,以缩短公司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供货速度。
公司已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靠的质量保证能力,拥有全套汽车制动产品的试验检测设备,能自主完成从产品设计至生产全过程精密测量与各种综合性能实验,保证了产品的开发质量。公司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获得了多家客户和行业的认可,公司2023年度分别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奖”、奇瑞汽车年度“卓越质量表现奖”、吉利汽车集团年度“最佳项目合作奖”、理想汽车年度“技术贡献奖”、长安汽车年度“研发贡献奖”、江汽集团年度“协同开发奖”、广汽埃安年度“优秀合作奖”、广汽乘用车年度“科技创新奖”、北京汽车年度“优秀供应商”、江铃汽车(000550)年度“质量贡献奖”、沃尔沃汽车年度“质量卓越奖”、通用汽车“2023年度供应商质量奖”等。
上述因素使得公司在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及时的同时拥有成本优势,从而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盈利持续稳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核心零部件,目前竞争主要集中于配套市场。2005年以来,世界上主要的汽车集团均已进入我国,与之配套的汽车制动系统企业也纷纷跟进。博世公司、德国集团、采埃孚天合汽车集团(原天合汽车集团,TRW)等国际汽车制动系统巨头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制动系统行业的竞争。目前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市场,行业竞争方式也逐渐从价格竞争向技术竞争、品牌竞争转变。
在基础机械制动产品性能与质量方面,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缩小了与国际品牌企业的差距,并具备了基础机械制动系统的配套能力。但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自主品牌企业整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少数自主品牌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凭借产品质量过硬、成本相对更低的优势,在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配套的同时,也开始进入合资品牌汽车配套体系。
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批量生产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及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等智能电控产品的自主品牌企业之一。
国内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市场主要为采埃孚天合汽车集团、德国集团等国际品牌汽车零部件投资企业所主导,自主品牌中已经实现量产的有伯特利、亚太股份(002284)、万向钱潮(000559)等,以伯特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的竞争力正在逐步显现。公司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国际品牌零部件企业。
在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市场,由博世公司、德国集团等国外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自主品牌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实现量产的企业包括伯特利、亚太股份等。公司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产品的主要客户为自主品牌主机厂商,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主要竞争对手为少数国内自主品牌制动系统生产企业,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主要竞争对手为少数国际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或其设立的独资或合资制动系统生产企业。
在线控制动系统市场,博世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自主品牌中已实现量产的有伯特利、弗迪科技等,伯特利作为国内首先实现One-Box的线控制动系统批量生产自主品牌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强。
汽车转向行业的发展是以关键部件转向器的变化为主,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变化。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工作可靠、成本较低,目前仍然有使用,主要用于一些转向操纵力要求较小、对操作性能要求比较低的车型上。目前转向行业由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向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升级,并逐渐发展至电力驱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占据主流,HPS、EHPS、EPS系统均在在机械转向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优化。
目前汽车转向系统行业博世公司、捷太格特等外资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优势在于产品类型多样化,技术创新能力强,客户群体广泛。但国产品牌如浙江世宝(002703)等也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利用成本控制能力强、市场反应速度快等优势紧抓国产替代的市场机遇。公司机械转向产品主要包括机械转向管柱、转向中间轴、机械转向器等,且产品可以运用于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和成本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作为中国国内汽车制动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推进海外布局。公司墨西哥生产基地于2021年动工,年产能40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产品的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三季度末投产。结合目前已承接的北美及欧洲客户订单情况,以及对市场发展趋势的预判,公司正实施拟加大墨西哥生产基地产能的二期项目扩建工作。墨西哥生产基地通过本地化布局,缩短对北美客户的生产周期,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客户合作关系及开发更多国际客户。目前轻量化零部件及EPB产品的海外供应需求旺盛,后续公司将考虑在海外其他地区进行布局,以服务其他海外市场客户的相关需求。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将持续对新产品及新技术进行研发投入,加快产品更新迭代。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新一代线控制动系统产品WCBS2.0及EMB的产业化,稳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的领先优势。公司也将在EPB已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及车型应用案例的基础上,持续在EPB新项目研发及新技术迭代上进行投入。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领域,公司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展产品品类,如副车架、铸铝卡钳、轮房等,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转向产品方面,公司将持续推进电控转向产品的研发,并逐步实现向线控转向系统进阶。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将积极推广已有的L2及L2+级别ADAS产品的商业化,并在行泊一体化域、高精地图、智能算法等方面展开研发。
伴随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演进,叠加国产替代趋势,中国品牌有望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受益于领先的技术、有竞争力的成本及良好的服务品质,公司目前已在EPB、WCBS、ADAS等产品上形成了较好的竞争力,公司将结合对相关产品在手订单情况及对市场的预判,稳健地推进其产能扩张、产线升级。公司机械类产品拥有较长发展历史,客户基础庞大,同时在产品性能及成本方面拥有领先优势,因此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在稳健增长,因此公司将稳健推进相关机械产品的新增产能建设。
公司将有选择性地寻求合适的海内外标的,重点关注智能底盘及智能驾驶领域,以丰富公司的产品及技术布局,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强化竞争壁垒。
公司将积极推动轻量化零部件、线控制动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助力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
公司将持续通过生产工艺、管理方式革新,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管理方式,提升绿电在业务经营中的应用比例,扩大光伏发电方案的应用,增加绿电采购及生产应用。
公司将大力推进相关技术及产品的产业化及市场化水平,深化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度挖掘海内外客户机会,在成就卓越客户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伯特利一方面继续加大现有机械制动产品、轻量化、电动尾门、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线控制动和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等产品的研发投入以满足海内外市场的客户开发需求,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以下研发创新:
(1)在稳定发展现有盘式制动器等机械制动系统产品的同时,全面开发更低拖滞力矩卡钳总成及低跳动制动器产品,推动固定式卡钳的开发和推广,降低整车能耗,增强为中高端乘用车的配套能力。
(2)针对自动驾驶的需求,伯特利在规模化量产的线基础上,已完成具备制动冗余功能线的研发工作,并同时开展对电子机械制动(EMB)的研发工作,EMBA轮首样已于2023年8月完成制作,并已进行冬季试验验证。在汽车线控底盘的方向上,结合客户项目的具体需求,分步开展线控制动、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集成控制的开发工作。
(3)在发展现有铸铝转向节、铸铝控制臂等轻量化制动零部件产品的基础上,推动铸铝副车架、铸铝卡钳的开发和推广,以扩大整车底盘轻量化及降低油耗,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4)公司在2022年收购万达公司后,业务拓展到汽车转向系统,后续将加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以及线控转向系统的开发力度,持续增强汽车转向系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抓住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公司自主正向开发、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结构等优势,稳固与现有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商的合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客户新项目开发的深层介入和同步开发,进一步提高公司对自主品牌主机厂商以及新能源汽车客户的配套规模。
(2)利用公司在轻量化制动零部件方面与通用、福特、沃尔沃、Steantis等国际汽车品牌建立的业务合作关系,在盘式制动器、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线控制动系统等产品方面积极开拓与合资品牌汽车主机厂商的业务合作,扩大公司在汽车制动系统市场领域的配套份额。
(3)利用公司在开展轻量化制动零部件生产方面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寻求与通用、福特、沃尔沃、Steantis等国际品牌汽车主机厂商的合作机会,进一步完成国际市场的布局。
(4)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把“WBTL(芜湖伯特利)”品牌培育成为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内知名品牌。同时,结合汽车行业在轻量化、低油耗、电子化以及新能源方面的发展趋势与产品需求,实施品牌延伸,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扩大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专项募集资金用于项目产能投资,已完成4万吨铸铁汽车零部件产线,墨西哥二期项目开始建设;此外,公司将抓住汽车轻量化、新能源的发展机遇,2023年分别新增50万套/年EPB卡钳组装产能、35万套/年WCBS阀体机加产能、60万套/年AC6执行机构组装产能、75万套/年钳体机加产能、27万套/年固定式卡钳组装产能、42万套/年支架机加产能、36万套/年WCBS总成组装产能、10万套/年固定钳钳体机加产能、新增12台差压铸造机+3台低压铸造机,新增49台5轴加工中心、新增1条EPB后钳体机加生产线条转向节机加产线条转向节机加生产线。满足汽车行业轻量化、低油耗、绿色环保的市场需求。此外,公司为顺应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布局基于前视摄像系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有关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前沿产品的开发,新增的基于前视摄像系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产品生产线、技术开发与创新计划
公司将以自身拥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坚持自主创新为主,加强产学研技术合作,充分发挥自主正向开发能力、匹配与评价能力的优势,加大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布局汽车智能驾驶系统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提升机械制动、智能电控以及机械转向的性能与质量。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生产的汽车制动、转向系统产品是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公司的业务发展与汽车行业高度相关。汽车行业具有很强的顺经济周期的特点,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居民对汽车的消费意愿与能力增强,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居民对汽车的消费意愿下降,促使汽车生产企业降低产量,整个汽车行业变得不再景气。未来如果汽车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放缓,乃至出现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则可能导致汽车大面积滞销,从而公司产品的销量也会随之减少,这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重要客户包括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通用汽车等国内外知名的整车厂商,是公司经过多年积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市场化竞争而争取来的。这些客户的产品需求量较大且经营较为稳定,与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随着汽车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整车厂商日益面临着车型更新加快、技术含量提高、开发和制造周期缩短、产品价格下降等竞争压力。受之影响,一旦公司与这些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客户订货数量减少,则公司的盈利水平也将受到显著的不利影响。
公司用于加工、装配制动系统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类零配件。在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以原材料为主的直接材料占比较高,因此,钢材、生铁、铝锭等用于制造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对公司的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产品的销售价格在一年或一定时期内根据与客户签署的价格协议确定,在重新签署价格协议前比较稳定。因此,在公司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若公司主要零配件及其原材料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特别是出现大幅上涨,将直接提高公司生产成本,并对公司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消费多样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已逐步向精简机构、打造供应链方向转变,因此对配套零部件供应商的依赖逐步加强,进入产业链供应体系的零部件企业存在先发优势。随着双方同步开发和合作开发的进行,零部件企业在整车厂商推出新车型之前就已经介入配套零部件的开发,若开发成功,一旦新车型推出,就会优先成为该零部件的指定供应商。因此,公司制动系统新产品的同步开发能力、开发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与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此外,汽车行业呈现出来的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促使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发相应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公司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虽然公司应收账款的主要对象是经营实力较强、信用记录良好的整车厂商,且这些客户与公司具有长期合作的关系,款项回收风险较小,但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者经营情况和商业信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生产的汽车制动系统产品属于非标定制产品,是根据整车厂商的每个车型同步开发的,随车型的升级而变化。一旦汽车制动系统等产品开发成功并批量生产后,产品就进入了相对稳定期。由于整车厂商在汽车产业链占据着强势地位,有能力将因市场竞争导致的整车降价的压力转嫁给上游零部件企业。虽然公司具备一定的转移降价压力的实力,但如果行业整体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不能继续保持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未能将整车降价的压力进一步向上游转移或采取措施自行消化,则存在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汽车产品的制造商(进口商)对其生产(进口)的缺陷汽车产品依本规定履行召回义务”。因此,整车厂商对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公司拥有较强的质量检测能力,能承担汽车制动器产品从开发到生产全过程的精密测量和产品性能测试,公司生产销售的各类汽车制动系统产品至今未发生过重大质量问题。在电控制动系统产品方面,公司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及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产品均已获得了多项专利,目前已根据客户订单进入批量化生产。但如果因公司销售的汽车制动系统产品在设计、制造方面的缺陷而导致汽车发生质量事故或致使整车厂商实施产品召回,则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江铃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万向钱潮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吉利汽车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亚太股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浙江世宝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尊龙人生就是博d88,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浙江世宝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沙路联东优谷园1期17栋01座 电话:13760801095 手机:13760801095
Copyright © 2012-2023尊龙人生就是博d88 - Z6尊龙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沪ICP备19004880号